小投入见证大实效
垂涎三尺网
2025-04-05 10:49:58
到2020年,光伏发电电价水平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50%以上,在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目标。
电厂的库存策略对于动力煤价格波动节奏依然有较大影响,季节性特点将继续弱化。为解决供应严重过剩问题,我国煤炭行业自2016年开始供给侧改革。
同期大秦线累计煤炭运量37417万吨,同比增长4.06%。未来两年去产能任务剩余1.8亿吨,对于目前的供应不会造成太大影响。尽管全社会库存总量并不高,但存煤结构出现极大转变,由上游向中下游转移。随着运力的增加,2018年北方港下水煤并未感受到来自运输环节的瓶颈制约。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,产能置换、优质产能投产陆续完成,2018年煤炭供应总量相对充裕,在此基础上,今年供应将继续增加。
2018年4、5月再度传出部分口岸严控进口煤消息,引发市场诸多猜测。A2019年供应将偏宽松随着煤炭行业利润改善,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局面有所好转。季节性规律依旧存在,价格呈现领先特征。
大型煤企年度合同比重提高将挤占市场煤运力,增加市场煤物流成本,双轨制价格体系影响下,价差仍然存在。对于2019年煤炭市场走势,总结出以下特点:供需矛盾缓解,缺口有望得到修复。库存制度持续影响,高库存成为常态。2018年紧平衡格局虽可能有所缓和,但阶段性供需紧平衡格局难以改变,2018年煤价中枢预计在640-660元/吨。
从供需情况来看,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优质产能不断增加,国内产量不断增加,供给总量保持正向增长,而受环保以及宏观影响,需求增速不断回落,供需状况逐步向宽松转化,缺口有望得到修复。电煤需求的季节性特点决定了市场的基本规律,价格跟随季节性变化的特点依旧存在,但采购补库节奏领先于实际季节性需求,价格呈现领先实际需求变化的特征。
一、供需矛盾缓解,社会库存逐步累积2018年1-10月,煤炭总供给31.5亿吨,总需求32.48亿吨,缺口约0.97亿吨。二、煤价中枢逐步下移,双轨制价差缩小动力煤现货价格中枢逐步下移。长协煤与市场煤价差存在缩小可能2019年,预计煤炭总供给量保持增长,将达到38.8亿吨,而需求则持平于2018年或略有减少为38.8亿吨,缺口继续修复。
2018年全年,预计煤炭总供给38.2亿吨,总需求39亿吨,下半年缺口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。库存制度持续影响,高库存成为常态。季节性规律依旧存在,价格呈现领先特征。一、供需矛盾缓解,社会库存逐步累积2018年1-10月,煤炭总供给31.5亿吨,总需求32.48亿吨,缺口约0.97亿吨。
2018年紧平衡格局虽可能有所缓和,但阶段性供需紧平衡格局难以改变,2018年煤价中枢预计在640-660元/吨。长协煤与市场煤价差存在缩小可能。
库存制度与公转铁升级影响下,上游过剩库存不断向下游转移,中下游长协保供叠加供给总量增加,使得高库存得以在中长期内成为常态。但是在供需状况逐步宽松、供需矛盾有所缓和的情况下,双轨制价差存在缩小的可能。
到2019年,供给端维持增长,需求增速回落甚至负增长,供需缺口得以大幅修复,供需状况逐步宽松,预计现货价格波动区间下移到500-630元/吨,价格中枢将下移到绿色区间以内,全年价格前高后低。电煤需求的季节性特点决定了市场的基本规律,价格跟随季节性变化的特点依旧存在,但采购补库节奏领先于实际季节性需求,价格呈现领先实际需求变化的特征。对于2019年煤炭市场走势,总结出以下特点:供需矛盾缓解,缺口有望得到修复。大型煤企年度合同比重提高将挤占市场煤运力,增加市场煤物流成本,双轨制价格体系影响下,价差仍然存在。二、煤价中枢逐步下移,双轨制价差缩小动力煤现货价格中枢逐步下移。从供需情况来看,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优质产能不断增加,国内产量不断增加,供给总量保持正向增长,而受环保以及宏观影响,需求增速不断回落,供需状况逐步向宽松转化,缺口有望得到修复
预计等到12月份下旬,经过了积极消耗库存之后的电厂拉运国内煤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,沿海煤炭运输转向繁忙,港口市场煤价格会出现小幅探涨。下游方面,随着进口煤限量的延续,以及期待已久的低温天气的到来,日耗出现可喜增加,但市场形势仍不乐观。
目前,南方各大主力电厂都在积极消耗自身库存,不急于大量采购煤炭。运力方面,本月,大秦线全力冲刺4.5亿吨目标,发运量保持高位。
考虑到终端用户有在协煤的保障下,以及2019年1月份进口煤炭的补充,市场煤的采购需求或将有所限制,煤价仍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基础。截止昨日,秦皇岛到广州海运费涨至34.5元/吨,较本月最低点上涨了3.6元/吨。
进口方面,年底前进口煤从严,外贸煤补充数量减少,加上寒冬的到来,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电厂对内贸煤的采购和消耗。但由于当前电厂存煤高位,还需要10-20天左右的时间来消耗高位的库存。电厂方面,年终岁末,重点电厂需要降库存,大量采购和拉运的机会不多,造成采购煤炭不积极,到港拉煤船舶数量继续保持低位。煤价方面,双方僵持不下,用户依靠着高位的库存,主要拉运长协煤炭,零星采购市场煤,促使下游用户压价购买心态明显,部分客户按CCI下调5元/吨进行交易。
气温下降后,接近一年中最冷的时节,煤炭贸易商和发煤企业大都期待煤价上涨,愿意囤煤待销,不愿轻易出货。据气象预报,未来一周,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,环渤海港口有可能出现封航,加之冻车、冻煤增加,影响煤炭发运效率。
天气方面,据气象预报,未来一周,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,环渤海港口有可能出现封航,加之冻车、冻煤增加,影响煤炭发运效率。朔黄线也在加快运输,黄骅港日均到港煤车保持在7000车以上的高位。
海运方面,由于当前海运费已经低于船东运营成本线,加上国际油价触底反弹持续上涨,借助冷空气来袭,船东积极挺运价以求保本,多重利好下,本周三开始,沿海运价出现上行。因此,目前,国内煤炭市场不可能立即转好,需要电厂日耗出现大幅增加,存煤可用天数下降之后,才会拉动市场转好。
12月14日数据显示,沿海六大电厂库存1777.37万吨,日耗74.08万吨,存煤可用天数24天。产地方面,陕蒙地区动力煤市场持续弱势,榆林地区整体销售不佳,前两天集体降价后的煤矿销售依然冷清,坑口价格仍有下行压力。港口方面,尽管从本周三开始,市场出现企稳止跌迹象,但终端户需求还是不高,产地方面,陕蒙地区动力煤市场持续弱势,榆林地区整体销售不佳,前两天集体降价后的煤矿销售依然冷清,坑口价格仍有下行压力。造成当前,沿海煤市活跃度较低,环渤海港口煤炭成交数量有限,刚刚出现上涨苗头的市场煤价格再次受挫。
而海上大风再次引发港口封航,船舶不能正常走靠,秦皇岛、黄骅港存煤出现持续增加,两港存煤分别升至642和213万吨朔黄线也在加快运输,黄骅港日均到港煤车保持在7000车以上的高位。
产地方面,陕蒙地区动力煤市场持续弱势,榆林地区整体销售不佳,前两天集体降价后的煤矿销售依然冷清,坑口价格仍有下行压力。天气方面,据气象预报,未来一周,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,环渤海港口有可能出现封航,加之冻车、冻煤增加,影响煤炭发运效率。
12月14日数据显示,沿海六大电厂库存1777.37万吨,日耗74.08万吨,存煤可用天数24天。预计等到12月份下旬,经过了积极消耗库存之后的电厂拉运国内煤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,沿海煤炭运输转向繁忙,港口市场煤价格会出现小幅探涨。